10億噸!貴州規劃2025年砂石骨料產銷量目標 加大機制砂石行業招商引資力度
2021-12-17 09:20
日前,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制定并印發了《貴州省“十四五”新型建材產業發展規劃》,提出以遵義、畢節、黔南、黔東南、銅仁等地為重點區域布局建設一批500至1000萬噸的超大型機制砂石生產基地;到2025年,力爭建成5-10個超大型機制砂石生產基地,砂石產量及砂石骨料產銷量10億噸,并首次提出了智能數字化工廠、省級及以上綠色工廠、再生骨料占砂石骨料比重等目標。
《規劃》全文分為前言、新型建材產業發展回顧、機遇與挑戰、總體要求、發展重點和主要任務以及保障措施等多個板塊內容,基于“創新驅動、轉型發展,守牢底線、綠色發展,示范帶動、集聚發展,統籌推進、融合發展,市場引領、開放發展”的基本原則編制而來,總體思路是以節能、環保、低碳為導向,加快貴州省新型建材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規劃》從質量效益、創新能力、結構調整、兩化融合、綠色發展等5個方面提出了發展目標,并凝練成18項指導性的具體指標。這些指標突出指導性,注重可操作性,落腳在主要任務的關聯性和顯示度上。力爭2025年,貴州省新型建材產業產值達到2300億元,年均增速保持在8%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650億元。
根據《規劃》內容可知,截至2020年底,貴州省約有1892個砂石骨料類礦山,生產規模大于100萬噸/年的礦山有37個,砂石骨料產量約 6.23 億噸,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80億元。雖然新型建材產業取得顯著成績,但也存在產業集聚度低、是產品附加值低、創新能力不足、綠色建材發展程度較慢、是產業鏈條延伸不暢、招商引資力度不夠、服務型制造業支撐能力弱等問題。
為此,《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貴州新型建材的發展重點和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優化產業空間布局:
有序推進集約化,積極推動產業集聚化。形成“一核一廊兩帶兩基地”的產業布局,包括大貴陽新型建材產業核心區、黔中千億級新型建材產業走廊、黔東新型裝飾建材產業帶、黔西新型利廢建材及新材料產業帶以及黔南、黔北部品部件基地。爭取以遵義、畢節、黔南、黔東南、銅仁等地為重點區域布局建設一批500至1000萬噸的超大型機制砂石生產基地。
《規劃》還強調要推進既有產業基礎再造:
推進貴州省水泥、混凝土及制品、砂石骨料、墻體材料等既有建材產業開展優化存量、調整結構、延鏈強鏈、利廢環保,提質增效為主題的產業基礎再造。砂石骨料行業要以質量效益為中心,優化砂石礦山資源配置,提升優質機制砂石供應保障能力,大力實施綠色升級與智能化改造。著力推動砂石礦山、機制砂石生產企業聯合重組,推動砂石行業實現現代化、集約化、標準化、生態化。到2025年,力爭建成5-10個超大型機制砂石生產基地,砂石產量及砂石骨料產銷量10億噸。
砂石骨料行業應當重點發展高性能混凝土用優質機制砂石骨料生產應用,以機制砂石顆粒整形、級配調整、節能降耗、綜合利用等關鍵技術和工藝為重點的技術改造;開發推廣應用適合砂石骨料行業的智能設備、控制系統、檢測設備。
同時,《規劃》指出要加快綠色循環發展:
1、推動大宗固廢綜合利用
充分發揮新型建材產業消納大宗固廢的優勢,建立與電力、煤炭、鋼鐵、農林等行業互利共贏的協作機制,促進大宗固廢綜合利用。大力推進建筑廢棄物(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鼓勵砂石生產企業綜合利用建筑廢棄物、廢石、尾礦等生產再生骨料。鼓勵石材企業利用石材尾礦生產砂石骨料,利用廢石粉生產人造石材。
2、推進綠色礦山建設
將綠色礦山建設貫穿建材行業礦山設計、建設、生產及閉坑全過程;推進建材行業礦山規?;?、集約化、綠色化開采,提高礦產資源開采率、選礦回收率和綜合利用率。
《規劃》要求推進產業跨界融合發展:
推進新型建材產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發展,“十四五”期間,推進機制砂石礦山企業智能化改造,將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與機制砂石行業深度融合,打造“互聯網+砂石骨料”新業態。
最后,《規劃》提出了加強規劃組織實施、加強要素保障、提高安全生產水平、嚴格執法監督、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擴大招商引資引智和加強行業自7大保障措施,指出貴州要搶抓中東部建材產業布局調整和產業轉移的機遇,有針對性開展專題招商活動,特別對貴州省具有良好資源稟賦的機制砂石、石材等行業加大招引力度,著力引進一批有技術、有實力的知名建材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