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建設大規模再生砂石骨料項目 工信部發文推動工業綠色發展
2021-12-13 13:48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實現碳達峰目標的關鍵期和窗口期,也是工業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關鍵五年。到2025年,要實現工業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取得顯著成效,綠色低碳技術裝備廣泛應用,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綠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為2030年工業領域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
《規劃》指出,“十四五”時期的主要目標是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強度下降、能源效率穩步提升、資源利用水平明顯提高、綠色制造體系日趨完善,其中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要達到57%,綠色環保產業產值達到11萬億元。
為此,應當深入落實《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制定工業領域和鋼鐵、建材等重點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力爭有條件的行業率先實現碳達峰;明確鋼鐵建材等行業的主要碳排放生產工序或子行業,提出降碳和碳達峰實施路徑,支持企業實施燃料替代,采用清潔低碳能源;實施一批降碳效果突出、帶動性強的重大工程,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技術和經驗。
《規劃》還強調,推進產業結構高端化轉型,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依法依規推動落后產能退出。推動傳統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加快鋼鐵、建材、機械等行業實施綠色化升級改造;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加快打造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為重點的綠色低碳發展高地,積極推動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扎實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其中,京津冀地區要推動區域資源綜合利用協同發展,建設大規模尾礦和廢石生產砂石骨料等項目。鼓勵龍頭企業開展綠色伙伴供應商管理,整合優化區域綠色產業鏈。
長三角要推進生態環境共保聯治,統籌區域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傳統行業綠色升級改造、產業轉移、產業鏈跨地區協同、產業高效聚集,推進區域能源資源優化配置,高水平建設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
粵港澳大灣區應推動造紙、建材等傳統行業綠色改造,實施大灣區“清潔生產伙伴計劃”,加大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推動建設綠色發展示范區,開展綠色低碳發展評價,加強綠色低碳技術交流合作。
長江經濟帶要加強化工園區整治提升和污染治理,長江干支流 1 公里范圍內嚴禁新建擴建化工項目,開展沿江工業節水減污。中上游地區加強粉煤灰、廢舊金屬等資源綜合利用。
黃河流域按照以水定產原則,嚴控煤化工、有色金屬、鋼鐵等行業盲目擴張。引導新型煤化工產業與建材等產業耦合發展。
同時,《規劃》還提出了推動生產過程清潔化轉型,對重點行業實施清潔生產改造工程,這其中就包括了建材行業和機械行業,與砂石骨料領域的發展息息相關。